【原文刊載於皇冠雜誌第832期(2023年六月號)】
「幽默感很重要」「幽默的人,情場很吃香」「真希望能多點幽默感,但…幽默到底是什麼啊?」
我喜歡將「幽默」視為「關係中的香檳」,讓雙方互動充滿歡樂卻不過於辛辣,舒服自在如沐春風。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經驗:與對方聊天輕鬆隨性,他並非一直講笑話,也沒有擺出誇張的肢體語言,而是分享一個又一個有趣又增廣我們見聞的故事、用不同的角度來回應大家的話語。他也不怕被大家開玩笑,甚至拿自己當哏來讓周遭充滿快活的空氣。這,就是富有幽默感的人,營造出機智、反應快、有創意、想像力豐富、自信、平易近人、好相處等正面印象,有助於關係的吸引。
幽默的基本原則與特性
看到這裡,你可能心裡大喊「幽默的好我知道了,那到底怎樣製造幽默呢?」
幽默看似深不可測,其實有跡可尋。它具有四個特性:
1. 出乎意料,卻又合情合理
幽默的本質之一是製造意外:說出或回應出乎對方意料的話,但又有其脈絡,而非毫無邏輯亂扯。
例如:
「瑪那熊,請問我跟女生約會時,要怎麼讓她覺得我很幽默呢?」
『嗯,首先要先找到願意約會的女生啊』
原本對方期待我傳授什麼厲害的招術、技巧,但我卻先說了「好像不是重點,但又沒有說錯」的答案,這就是製造意外。
又例如:
「這攤賣的蛤蠣,都不知給牠們吃什麼東西,吐砂吐很快。」
『瀉藥?』
在這段對話中,「瀉藥」根本是亂扯的答案,會讓對方感到意外,然而但又與原本發問有關聯(吃了後吐很快),而不會過於突兀。。
2. 懸疑緊張,卻又突然釋放
幽默的另一原理,是人們原本處於緊張情境,卻突然發現「無害」,讓焦慮、擔心、困惑等情緒瞬間得到釋放,藉由「鬆一口氣」來產生輕鬆愉悅的正向感受。因此,在聊天時製造轉折,讓氣氛的壓力值(或困惑值)拉高後,再一口氣下降,也是幽默慣用伎倆。
例如:
「我有個朋友阿泰,十八歲就跟著家人去南非,最近才回來。我們約在熱炒吃飯,結果隔壁桌三個小女生看到我們,吃到一半完就站起來要買單離開。」
「當下阿泰覺得很奇怪,所以走到櫃檯想問她們怎麼了嗎?」
「結果三個女生露出驚恐的表情,一直道歉然後快步走掉。」
「你猜為什麼?」
故事到這裡,是否讓你覺得匪夷所思、有些懸疑氛圍?
「阿泰一走回來,我瞬間想通是怎麼回事。他理了很短的平頭,皮膚又黑,加上我剛才一入座就說:『泰哥,你十幾年沒吃到這些料理了,多吃一點』,結果完全被那三個女生誤會啦!」
當答案出現、底牌掀開,原本的緊張或困惑突然得到宣洩:「唉呀,原來如此啊!」整個過程就會讓人感到幽默。
3. 用對方能懂的語言
要讓對方感受幽默,那得讓他聽懂你講的話,才能引發共鳴、覺得有趣好笑。我曾到新竹頂尖的理工大學演講,上廁所時隔壁的男同學不停呵呵笑,讓我覺得十分詭異。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,在學生離開後我探頭一看,原來牆上貼了一則笑話:
「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常常不會分萬聖節跟聖誕節?」
「喔,因為OCT31 = DEC25啊。」
我像是看到外星語言,完全不知這有什麼好笑……這內容與我的知識背景差距太大,但資工背景的人就能「看懂」而覺得有趣。因此,記得使用符合對方背景、習慣或經驗的故事或文字,才能成功製造幽默感。
4. 嘲諷的對象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
「笑死,你也太瞎了吧?」、「拜託,你這樣很廢欸!」
這種句子在相聲或漫才表演會出現,但若用在日常社交,通常並非幽默而是吐嘈、揶揄、酸人嗆人。我們不能亂開別人玩笑,但可以開自己玩笑,也就是「自嘲」。
例如:
「啊,你穿這樣(西裝背心與白襯衫),我還以為是服務生」
『沒問題,需要幫您點餐了嗎?還是需要先幫您介紹呢?』
自嘲並非自貶自卑,而是帶著自信來開自己玩笑,也就是配合對方的話語,假裝自己NG,這種回應讓對方不會真的認為你很糟,反而覺得有趣。
如何提升個人幽默感?
你已經瞭解幽默的本質,接下來就是在生活中培養幽默的心態與技能。
方法一:增廣見聞與知識
幽默需要以見聞、知識為基礎,擁有夠廣夠深的資料庫,才有東西可以使用。幽默雖然與創造力有關,然而創意其實很難無中生有,它奠基於你原本擁有的知識經驗。所以多元閱讀、不斷吸收新知並拓展生活圈,是建立幽默感的第一步。
方法二:多聽多看多觀察
幽默跟學習語文的「語感」很像,是一種長期經驗的內化與累積。參考具幽默感的人或作品,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但不建議全盤模仿、直接照抄,而是去瞭解對方如何營造幽默,再將它結合自身經驗,創造出屬於你的幽默故事或句子。
方法三:提醒自己放下焦慮
與人互動時過於焦慮,會讓我們無法專注於當下,且耗盡大腦資源,自然難以幽默起來。許多人(尤其人際焦慮者)習慣將聊天當成考試,總在煩惱該如何滿足或討好對方得到高分。愈在意表現,就愈難順暢互動,也就愈擔心被對方「刷掉」,形成惡性循環。
方法四:練習輕鬆生活,幽默自然產生
幽默並非什麼神奇招式,無法靠一句話就能讓對方立即喜歡你。幽默的核心其實是輕鬆面對生活、工作與他人;你的心態才是最需要優先建立的元素。當你帶著「玩心」、「好奇」看世界,與人互動時就比較容易出現「神回覆」,展現出幽默。
方法五:訓練聯想力,培養發散思考
人類的認知模式有兩種,我們通常習慣用歸納、演繹、推測等「合於邏輯或某種規則」的聚斂思考;幽默則仰賴於聯想、猜測、腦力激盪等「未必合於特定邏輯或規則」的發散思考。
幽默感的確能助你在人際社交中具有優勢,但這是個需逐漸培養的特質,不用著急以免反而綁手綁腳。讓自己從練習「輕鬆看待不同人事物」開始吧!
線上課程:百篇精華教學+私密群組發問(點圖看介紹)
互動工具書:搞定你的聊天&脫單困擾(點圖看介紹)
分享此文:
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(在新視窗中開啟)
X
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
喜歡 正在載入...
相關